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18的文章

與蔡明亮 漫遊 沙丘。

一進門 , 牆上 投影著行者系列的某一部 ,我站在旁邊看李康生「走」,看著居然看到哭了。說不清一時湧上來的是什麼,但大概是被那慢給震驚了 , 包括他從腳尖到腳底,每一瞬間的緩慢,想想那多艱難 , 看著就會十分感動。他就那樣身穿僧人的紅色大袍,走在城市、海邊、沙丘、林間、夢中 。 他慢得令你難受、神奇,不耐,可是就這樣靜靜的看,你明明知道 , 他只會走動,從那裡走到這裡,但是因為能夠慢,所以更能看見電影更純真的一面。到底影像裡有哪些細節 , 是因為他慢下來 , 所以能夠去觀察的 ?甚至因為 慢,你可以注意到的 , 不再只是電影,還會去注意被投射的物體,像我們開始會觀察牆壁,投射的角度 、作品與場地的設計、 光線的搭配等等 。 六個展區「塵、風、雨、海、潮、月光」放映的電影各不同,但都融入「沙丘」。在這裡看電影,你可以用躺的 、 蹲的,隨便你想怎麼去看 , 累了就打開地墊邊看邊休息 ,你 也可以試著讓身體去接觸沙子,就好像自己是在海邊,或是身在那場電影 、 大自然之中。 這裡到了夜晚,整館熄燈,完全是漆黑的。設計師黃聲遠想這讓建築物完整融合在大自然的黑夜裡,而人們在其中遊走,蔡導說不怕來人撞到受傷,因為人都有適應環境的本能,暗了,你自然會慢。真的有道理。 早上四點半 , 小康李康生來個可愛的 morning call , 五點十五 , 蔡導帶我們到海邊去,播他很愛的一張 CD 給大家聽,在海邊待了一下決定又回去看電影,才發現白天與黑夜的沙丘,真是很不一樣的味道,夜晚的沙丘,讓人感到溫暖,卻不會讓你完全失去隱私,而白天的沙丘,很有質感,因光線的原因,好像天空、綠地、海,也融成了電影,互是彼此的一部分。 去看完最大展區展的 79 分鐘的《沙》後,去鋪墊子躺在另一個展區睡了一下,醒來時,眼前依然是蔡導放的一位老人家的臉部特寫,而他的眼睛就正好對著觀眾坐的位置。那種感覺很奇妙,是一種很大的安全感圍繞,你就是知道自己可以很放心的睡在電影旁邊,因為當你醒來,它依然在那。 這趟旅行,給我最大的收穫還是「慢下來」這件事。早上太陽剛好升起,我走進海裡,往下我看見,腳不論陷入沙子多深,海水依然會把它填平。我想這就像有時候因為太想擁有什麼,而過於用力的抓,過於急躁的踩踏,但也許一切都只是沙,就像我們,都會被帶走,會被